狄德罗效应:得到了之后,仍然在骚动,怎么办?

发布日期:2021-12-06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苏格拉底


01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


家里进行装修的时候,如果你先购入了一件新家具,很可能会因为追求风格相配,而开始不断配置新物品。



女孩的男朋友送了她一束花,她很高兴,特意从家里带来一只水晶花瓶,结果为了不让这个花瓶空着,她的男朋友就必须隔几天就送花给她。


今天,我们来聊聊“狄德罗效应”。


02


18世纪,法国有一位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


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


可当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书房走来走去时,总觉得家里的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



于是,为了与睡袍更好地配套,丹尼斯·狄德罗把家里的旧东西先后更新,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


可他却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感觉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


“狄德罗效应”是一种常见的“愈得到愈不满足效应”。意思是说,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稳,而一旦得到了,却不满足。


03


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 “配套效应”,专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狄德罗效应”给予我们一个启示,对于生活中非必需的物品,我们尽量在理性思考的情况下购买。


因为如果你购买了其中一件,那么很可能会让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与之相配套的东西,甚至造成资源的浪费。


当然,“狄德罗效应”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积极的一面。


如果我们把“狄德罗的袍子”看做是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更高更好的追求,就会督促自己摆脱落后,自律自强起来,勇敢与创造和追求进步。


04


知道了“狄德罗效应”的存在,如何才能摆脱它的摆布呢?


来听听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看他是怎么处理的。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他们七嘴八舌地说:“集市里的东西可多了,有很多好听的、好看的和好玩的,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东西应有尽有。您如果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


苏格拉底想了想,同意了学生的建议,决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苏格拉底一进课堂,学生们立刻围了上来,热情地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


他看着大家,停顿了一下说:“此行我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随后,苏格拉底说了这样的话:“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05


有时候忙于工作,疏于收拾家里,就会发现家中的物品越来越多,衣服,玩具,书籍,厨房用品,小家电,家具等等,也不知道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哪些是心血来潮买回来后,再也没有用过的。


某一天,你可能发现家里的空间都被占满了,很多东西根本用不上,有时衣柜都堆满了,却感觉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衣服穿。


平常需要用的物品,因为东西太杂乱,一时间都找不到在哪里,这很容易就会让人觉得烦躁不安,甚至影响到日常的情绪。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陷入到“狄德罗效应”中已久,苦于不知如何对杂乱的生活方式进行优化,建议学习“断舍离”。


断舍离,正是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无论是面对杂乱的房间,还是让人心烦意乱的难题,令大家感到困扰的,往往不是自己需要什么,而是到底不需要什么。


这样一个选择的过程,可能不是简单的贴标签和分门别类,而是真正的、以自我需求为中心——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不接受多余的事物,舍弃多余的物品,在“断”与“舍”中,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曾国藩曾经说过: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学会摆脱“狄德罗效应”的摆布,你会对生活更加有掌控感。


参考文献:

[1] 梅承鼎.警惕“狄德罗效应”[J].心理与健康,2016,(2):19.

[2] 吴志."摆脱内心的“狄德罗效应”."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2):39-39.Print.

[3] 郭凤仙."利用“狄德罗效应”提升班级管理."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3):1-1.Print.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詹森效应:为什么越强大的人,却越害怕失败?

告别《歌手》五年后,我还忘不了他

家长怎么奖励孩子才有效果?这个窍门值得借鉴!

北大保安第一人:出圈27年后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地址: 广州市石牌岗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编: 510110
电话: 020-85516867-3129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27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