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总在失败中轮回的人,还能站起来吗?

发布日期:2020-09-1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王菲


01


小学生明明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品学兼优,平时因为性格内向,并不擅长跟同学们打交道。


但明明一直有个当班长的梦想。在班级连续竞选三年的班长,总是落选之后,内心上有些接受不了,开始变得心灰意冷了。

明明的成绩开始一落千丈,甚至不愿意去学校,家长在权衡之下,只能选择休学一年,让明明接受心理治疗。



传统的教育方式有个弊端,总是教孩子怎么成功,却很少教孩子怎么面对失败。


成人之后,他们会容易因为一点不如意而发脾气,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心灰意冷,甚至只是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就开始怀疑自己,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无限循环中。


02


在20世纪60年代,Martin Seligman通过动物实验,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模型:动物在先前的经历中,习得了“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

因此,当它们终于置身于可自主的新环境中时,也已经放弃尝试。



一开始,Martin Seligman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鸣器一响,就给狗以难受的电击。可想而知,被困在笼子里的狗无论如何也逃避不了电击。


如此反复,多次电击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蜂鸣器再次响起,塞利格曼没有像之前那样给狗电击,而是先打开了笼门。


可是,狗不但不逃避,反而在电击到来之前就先倒地呻吟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痛苦,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这样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 大量的研究实验表明,这种现象不仅动物会有,而且会出现在人类身上。


命运啊,与其说是注定, 不如说是你忘了是在何时做出了选择。——《塔希里亚故事集》


03


“习得性无助”一般会表现在, 当一个人在某件事情上付出了多次努力,并反复失败,形成了“行为与结果无关”的固定想法后,可能就会将这种无助的感觉,过度泛化到新的情境里面,甚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


这就好比说,如果长期处于孤单之中,就会认为自己本就应该属于这样的环境,从而愈加减少与人交流。


1978年,Seligman与他的学生Abramson、Teasdale进一步补充修正无助感理论,认为陷入“习得性无助”的人,会在归因方式上有所偏差。



归因是什么呢?归因,是指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过程,作出的解释和推论。


一般情况下,事情成败的原因大致归于能力、努力和运气三个方面。

能力:内部的、主观不可控的因素;

努力:内部、主观可控的因素;

运气:外部、客观不可控的因素。



每个人在经历失败或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归因风格:例如,失败是由于内部的自身原因,还是外在环境造成的呢?

导致失败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导致失败的原因是普遍的,还是个别的?


有相关的心理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更倾向于:将坏的结果归因于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特质。


04


就像《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描述的:我想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手握枪支就是勇敢。


真正的勇敢应该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

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


如果正在陷入“习得性无助”中,又该怎么跳出失败的死循环?



改变归因方式

当人习惯于把失败,归因为自身的、普遍的稳定因素时,就容易产生无望感,也容易放弃努力。

一时的困难并不是永久的困境,尝试将失败归结于自己的动机不足,客观看待原因,改变心态,对未来产生积极的期待。


设定合理目标

研究发现,成功的体验将有利于缓解习得性无助。通过设立合适的短期小目标,并坚定地一步步去完成,为完成大的任务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习得性无助”的人,成就动机低。他们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而不再指望自己成功。

如果感觉自己无法调整,一直沉浸在这种绝望和无助感里,无法自拔,建议前往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专业人士会根据实际情况,用非评判的态度去倾听和分析,接纳你的无助感,并帮助你一同寻找解决的方法。



针对习得性无助的改变,也许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勇敢地去挑战自己的认知,去重新开始尝试那些认为会失败的事。  


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

只因为有许多人,当命运在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们也认不清有什么从他们身内出现。

《给青年诗人的10封信》——里尔克


参考文献:

[1] 姜政敏."大学生课堂学习习得性无助感调查研究."西部素质教育 .(2018).Print.

[2] 戴坤旭."如何走出 "习得性无助" 的"坑"."职业教育 .11 (2019):34.Print.

[3] 梁旭."如何克服教与学中的"习得性无助"."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3 (2017).Print.

[4] 李晶星."习得性无助实验."《智力:提高版》 .11 (2015):24-25.Print.

[5] 董效宁."谁令孩子们“习得性无助”."山东教育:小学刊 .1 (2013):26-26.Print.

[6] 肖翠."浅析学生的习得性无助及干预策略."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03 (2018):37.Print.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我知道你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地址: 广州市石牌岗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编: 510110
电话: 020-85516867-3129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27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