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效应:乐见别人帮助受困者,自己只做旁观者

发布日期:2020-08-2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其他人都没去帮忙呢,看来这事儿并不严重……那我还是随大流吧。”


01


想必很多朋友都曾经历过公交地铁的早晚高峰,当外面的人挤不上去,经常会朝着里面的人大喊:“里面的人麻烦往里走走,中间还有地方。”


但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很少会有人认真地往里面挤一挤,是真的没有位置了吗?


不是的,车厢中间真的还有空位,如果挤一挤,确实可以再容纳一部分的人。



为什么外面的人喊着“往里面走走”,里面的人却像没听到一样呢?

这就是著名的“旁观者效应”。


02


1968年,社会心理学家 John Darley 和 Bibb Latane 提出了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当其他人在场时,会抑制围观者采取行动。


当一群人围观一场不良事件时,人们会觉得自己的救助责任被他人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这就导致了,旁观者越多,个人越不可能伸出援手,或是有所动作。



03


人们第一次注意到“旁观者效应”,是起于1964年的一起惨案。

纽约28岁的女子Kitty Genovese,结束了在酒吧的工作后返回公寓,在途中遭到了歹徒的持刀袭击。


她的公寓位于皇后大街一个安静的中产阶层居住区内,案发的30分钟内,有38个人听到了Kitty的呼救声或亲眼目睹了袭击行为,但最终只有一个人报了警。


一对观看了全过程的夫妇,在事后调查中称“以为已经有人报了警”。

最终,Kitty在被送去医院的途中不治。



《纽约时报》在头版写道:“在半个多小时内,皇后区38位遵纪守法、人格高尚的居民,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杀手尾随并用刀子捅死一个女人,共袭击了3次,都在克纽公园内。整个袭击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打电话报警,被袭击的女人死后,才有个目击者报案。”


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比起冷漠无情,“旁观者效应”似乎是更好的解释。


04


针对这个现象,心理学家John Darley和Bibb Latane设计了经典的 “烟雾室实验”。


实验中,研究者让被试坐在一间房间里填写问卷。突然,房间里开始升起浓烟,并且越来越重。


实验有三种设定,第一种是被试自己在房间里。

第二种是三个被试同时在房间里。

最后一种是被试一人和两个实验人员假扮的托儿一起待在房间里,这两个托儿面对烟雾完全无视,自顾自地填写问卷。



研究结果发现,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有3/4的被试会离开房间,向工作人员反应烟雾情况;

三人一同在场的情况下,有不到40%的被试会选择向研究者说明情况;

在两个托儿无视烟雾的情况下,只有10%的被试离开房间。


后来,研究者修改了实验场景:当被试们在填写问卷时,一个在场的女研究者会离开房间,在她离开后被试们会听到一声摔倒的响声和痛苦挣扎的声音。


实验结果与之前大相径庭。

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70%的被试会离开房间提供救助。

三人一同在场的情况下,40%的被试会进行救助。

有两个托儿无动于衷的情况下,只有7%的被试伸出了援手。


05


是什么造成了“旁观者效应”?


责任扩散

人家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在事情发生之后,如果只有一两个的少数旁观者在场,那么自然产生“责无旁贷”的感觉,罪恶感和内疚感会促使人们尽快采取行动。


但在场的旁观者较多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即使我不去做,别人也会去做,我看着就好。”的心理,造成了看似“冷漠”的现象。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从根源上来讲,就是“human needs to belong”。


在进化心理学上,人类判断能力有限的时候需要去相信别人,或者说“让别人相信自己”存活下来;

现代社会则更侧重于人际社交,大多数人会选择与多数人一致的决定。



换个角度说,人们通常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倾向,即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较大的群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以便得到群体的保护、帮助和支持。


这也就能解释在上面的实验中,当在场的两个托儿对烟雾毫无反应时,被试往往会跟从其他人的一致表现,不会报告烟雾情况,也不去帮助跌倒的人。


06


这样的心理现象,其实和“冷漠”、“自私”没有关系,它是个体在特定情况下,都可能产生的判断和心理反应。怎么才能避免旁观者效应?


如果你是旁观者,请意识到在场的其他旁观者,都有责任分散和从众的正常反应,无论当时的情况如何,应该勇敢担起责任。



如果你是受害者:需要让周围的旁观者,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和紧急性。


最有效的方法是,指定某一个人帮助你,比如“那位戴黑框眼镜的女士,请你帮我拨打120”,有效地把责任明确到特定的个体身上。


最后,当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请不要过多顾虑周围的人,而是勇敢伸出援手,采取行动。


参考文献:

[1]迟毓凯. 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

[2] 郭一宵,李书日,刘淮引."浅谈“旁观者效应”."《卷宗》 .8期 (2014):350-350.Print.

[3] 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

[4] 张羽辰."个性特征在“旁观者效应”中的影响调查及分析."青年与社会:下 .(2015):222.Print.

[5] 金力玮."旁观者效应:警惕"集体冷漠"."大众心理学 .(2017):28.Print.

[6] 张浩阳,李延鹏."“旁观者效应”谁之过?——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改革与开放 .14 (2012):82-83.Print.

[7] 闻心."人群中,你为何孤立无援——旁观者效应."《心理与健康》 .10 (2014):48-49.Print.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我知道你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地址: 广州市石牌岗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编: 510110
电话: 020-85516867-3129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27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