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病,比抑郁症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优秀的人更容易中招...

发布日期:2020-06-26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感觉到恐惧。19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受访者


01


北大任教的心理学博士徐凯文老师,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发现,北大作为汇聚全国精英的学府,有不少优秀的学生,经常会陷入一种空虚和迷茫的状态中,感觉人生没有意义,感觉内心空空荡荡。好像生活中只存在学习任务,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价值。

徐凯文老师将这种心理问题,称作“空心病”。



2016年底,北大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进行了以《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为主题的演讲:有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他们从小都是最好最乖的学生,也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赞许。

但是他们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不是想自杀,他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针对于此,北大的一个心理调查显示,有30.4%的北大新生厌恶学习,只因得了空心病。


02


空心病,是指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

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细化能归结为5点:


1.空心病的症状,大体上跟抑郁症诊断符合: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

2. 经常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好像自己跟世界和周围的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感觉非常虚幻;更重要的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也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3. 非常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尽力维持自己的良好形象,也会花很多心思在维持与他人的社交关系上。但也因为这样,进一步激化了自己的痛苦情绪。



4. 有强烈的自杀倾向。

5. 通常这样的情况,持续时间也并不短。可能是从初高中,甚至更早就开始,就有这样的迷茫,也有可能患者从前有过自杀的尝试行为。


03


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亚索·叔本华所说:"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


其实不止是徐凯文老师提出“空心病”的概念,早在若干年前,已经有心理学家关注到这个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罗杰斯的存在主义和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


罗杰斯提出了“有机体评价过程”的概念,意思是说,个体的有机体评价过程,会随着个体当时的需要,而有所改变,同时经验总是被准确地接受。例如说,小孩饿了,母亲进行喂食,这个时候的小孩是高兴接受的。最终,评价过程会把个体的经验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有机地协调配合,不断迈向自我实现。



科胡特创立的自体心理学,则从自体和自恋角度进行研究。科胡特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关怀来确认自己。


同时,孩子也需要遇到强度适中的困难和失败,学会针对挫折,进行同理性回应。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受到挫折的痛苦,都能促进孩子对自身形成清晰的感知,培养对自己的身体与情绪感受的熟悉感和亲近感。


04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自下向上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人们会优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寻求更高层次的满足。



自下向上的需求,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人并没有形成对更高层次需求的愿望,这就导致出现需求的真空状态,让人失去更高的生活目标,形成了“空心”。


05


“空心病”悄悄来临,该如何应对呢?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注意人格培养:有意识去发现孩子的内在动机,通过陪伴,关爱与分享,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目标。


从生活习惯入手,培养自己的“有意义”目标:制定每天20分钟的兴趣运动,好好享受每天的三餐,每天完成合理计划的任务。在每一件小事完成后,都能体会到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改变看待生活的角度,让人生逐渐走向正向循环。


高尔基说: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



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寻找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艳."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待高校大学生“空心病”现象."改革与开放 0.7 (2018): 74-75.Print.

[2] "空心病,岂独是中国年轻人的病."年轻人:A版 .4 (2017):78-78.Print.

[3] 吴玲."现代性视角下中国青年“空心病”的诊断与治疗."当代青年研究 .1 (2018):79-84.Print.

[4] 朱思施,鲁林,文敏琳,马艺丹,涂燊."从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空心病"现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4 (2017).Print.

[5] 崔欣玉."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反思与对策——基于价值虚无主义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 (2018):148-152.Print.

[6] 陈静雯."我和学生的101个约定——巧用目标指导帮助特区学生应对“空心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Print.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我知道你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地址: 广州市石牌岗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编: 510110
电话: 020-85516867-3129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27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