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回避型人格:你退一步,我就消失

发布日期:2020-06-19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一种主动避世隐逸到极点的人格模式。

——1980《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


01


小周是一名性格腼腆的高三学生,非常喜欢英语,并立志以后成为一名英语教师。

在同学的怂恿下,小周报名了全校英语演讲比赛,并好好准备了一段时间。

但在演讲比赛的前两天,小周开始感到非常紧张,担心自己发挥不好,怕在同学面前丢脸。

最终只能借口身体不舒服,没有参加比赛。


平时性格内向的小周,胆子比较小,也不擅长跟同学交往,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也会尽量躲在房间里不见人。

一想到自己是这样的性格,可能对以后成为一名教师有阻碍,小周不禁焦虑烦恼起来,却找不到方法去改善……



其实,小周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属于回避型人格障碍,又称焦虑型人格障碍、逃避型人格障碍。


最大的特点就是行为上的退缩和心理上的自卑,这类人群在面对挑战时,多数采取回避的态度或无能力应付。

患者通常对社会有很大的不安感,尤其是在需要频繁接触他人的工作上,会因为羞怯而逃避参与。


02


心理学上认为,回避型人格(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属于病态人格的一种,最明显的临床特征,就是自卑和逃避社交。



美国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霍妮,在其《我们的内心冲突》一书中,曾经描述过类似于回避型人格的类型特征。它被称之为“孤独型”或“远离人际型”,霍妮指出:“就这种人格而言,患者在联系人们时过于紧张,孤独隐逸基本上成了其避免紧张不堪的一种手段。患者的基本原则是决不变得喜欢任何人或任何事物,结果最好是避世隐逸,万事无扰”。


03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针对回避型人格,给出了7项诊断标准。


1、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际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

2、不愿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

3、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

4、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的先占观念;

5、因为能力不足感,而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受抑制;

6、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

7、因为可能令人困窘,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或参加任何新的活动。


提示: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以上的其中4项或更多的症状,请立即引起注意,建议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客体关系心理学家肯伯格认为:每个个体都拥有三个部分:自我映像,他人映像,情感色彩


自我映像,就是对自己的评价,如果一个人讨厌自己,那可能是“自我映像”出了问题。

而他人映像,是一个人感受到照顾者的态度和照顾者的形象。

情感色彩,是指个体经常感受到的情绪,比如愉快,沮丧,郁闷,愤怒等。


04


关于回避型人格的具体表现,在《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有详细的描述。


敏感,容易受到伤害

内心承受力弱,对外界的排斥极为敏感,甚至会扩大别人无意间的伤害。

在不能确信自己会受到欢迎的情况下,不愿意与他人交往。

这类人群处于极度自卑的状态,同时过度自我保护,很少会主动去克服困难和挑战,对很多事情都会轻言放弃。



内心孤单

他们很少有信任交心的朋友知己,同时也不能跟他人建立良好的相处关系,甚至长期会处于苦闷和精神异常的状态。


行为退缩

这类人群内心敏感而羞涩,习惯于逃避社交活动,在公共场合经常沉默不语,也由此带来深深的无力感和不安。


05


有临床心理学相关研究发现,回避型人格人群与社会存在明显的边界感,社会融入度也很低,这让他们经常无法很好地承担社会事务,心理问题也就很容易出现。

具有回避型人格特征的人群,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帮助克服这种病态的心理。


对自我有客观的认知

在对自我进行重新审视前,应该首先自我接纳。自我接纳之所以重要,因为这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础。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的心态。


心理治疗: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心理学上关于恐惧症的治疗,有一种系统脱敏疗法,而这种疗法对于回避型人格也同样适用,通过系统脱敏,可以让他们克服内心对社会的不安感,增强适应力。

同时通过不断地自我充电和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以勤补拙,克服困难,帮助自己走出回避型人格的病态心理。



尝试接受社交

对社交感到恐惧的人,在生活中会很少体验到快乐,而更多地是体验到挫败感,甚至导致抑郁、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回避型人格也一样,他们习惯于逃避社交,是因为对自我的过度保护,他们害怕自己受到伤害

其实可以尝试踏出第一步,从内心和行为上接纳社交,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到最后会发现,这是一个可以享受的过程。


06


有心理学家认为,让人感到幸福的,最关键的三个要素是:Courage,Compassion,Connection,这最早是源自拉丁语 Cor ,意思是“以真实的你,全心全意地讲述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爱你,你就会感到幸福,但其中一个,一定是你自己。学会爱自己之后,才会有别人来爱你。


而爱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允许自己脆弱的一面,接受全面的自己,让自己值得被看到和接纳。



参考资料:

[1] 万旭霞."他为什么交不到朋友?——青少年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案例."《科普天地》 .7 (2014):5-5.Print.

[2] 邴盛男,石伟."对回避型人格障碍认知发展历程以及诊断标准的综述."科教导刊(中旬刊) .05 (2011):179-180.Print.

[3] 吕淑云."认识回避型人格."医药保健杂志 .22 (2009):20-21.Print.

[4] 皮菁燕."一例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案例报告."警官教育论坛 .(2013):157.Print.

[5] 张国旺."浅谈合理运用体育手段改变大学生自卑心理."《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1 (2016):265-265.Print.

[6] 高洁."浅谈大学生自卑心理引起的孤立自闭."现代阅读(教育版) .03 (2013):11.Print.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我知道你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地址: 广州市石牌岗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编: 510110
电话: 020-85516867-3129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27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