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室效应:人们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相近的观点

发布日期:2022-03-2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让我不安的,不是在互联网上用谷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容易性,而是那种随时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心态的方便性。”


——网络杂志《沙龙》的专栏作家安德鲁·列奥纳德



01


从前,有一位奢侈愚蠢的国王,他整日醉心于换新衣打扮自己。


有一天,两个骗子来到国王面前,承诺自己可以织出世界上最美丽的布。国王满心期待,给了他们好多钱财,然后两个骗子开始织布做衣。


几天后,大臣们奉旨前去查看,却发现织布机上什么也没有。骗子告诉大臣,只有聪明的人才可以看到布匹。


可是大臣们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愚蠢到连布匹都看不见,于是他们都对织布机上本不存在的布匹大为称赞。



在两个骗子与大臣们夸张的吹捧下,国王穿着这件“仅聪明人可见的衣服”走上了大街。


国王兴奋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新衣”,所有子民们都如大臣一样,即使看不到国王的衣服,却仍对国王的新衣赞不绝口。


臣民们处在国王统治下的封闭环境中,纷纷附和夸赞国王的新衣,全然不顾国王没有穿衣这样的事实。这就是很多同学耳熟能详的《国王的新衣》,在这个故事中,也暗示了心理学中的一个效应——回声室效应。


02


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由心理学家凯斯·桑斯坦(Cass R.Sustein)提出,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上,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以社交对象作为信息来源。他们在选择信息来源的同时,也就进行了信息的过滤。此外,社会化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群的分化。



人们因社交圈以及自身的立场态度的影响,常常会固守在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与意见的圈子里,各种圈子之间相互隔绝甚至对立。因此,在社会媒体中更容易形成“回声室效应”。


03


回声室效应的相关特性,主要表现在四方面。


隔离。回音室和整个网络的其他部分几乎没有交流。


观点极端化。因为没有外部信息进来。内部观点会在重复传播中不停地在人们心中巩固,促使人们看到与内部观点不同的观点时尽可能否定,从而达到极端化。


观点同质化。回音室内部所有人的观点都趋同。


同样的信息重复传播。比方说在微博中,一条信息由用户A原创,最终用户Z从若干个好友那里看到了这条用户A的信息。

Z可能会认为他从若干个不同来源接收到了该条信息。

所谓三人成虎,那么该条信息的可信度就非常高。即使其实真正的来源只有A。



按照这样的特性,“回声室效应”非常容易形成网络谣言、网络暴力以及网络假新闻等现象,不利于真相的传播与社会的公正。


就好比去年的“江歌案”、“杭州保姆纵火案”等事件中,漫天而来的信息都是每个“回声室”的传播,它掩盖了一定的真相,更多的是只是带着个人情感的信息传播,进而引发众多错误的舆论,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被害人。


04


回音室的缺点非常明显,首先,在回声室效应下,大众很容易失去判断能力,把多数的观点当作真相,从而放弃自己的观点。


其次,受回声室效应影响,观点相同或相似的人聚集到一起,人群不知不觉中就被分了类,不同观点的人因此分离。



同时,陷入极端。当观点类似的人们聚集到一起,大家的思想就可能陷入极端之中,极端坚持己见,甚至造成可怕的后果。


最后,在回声效应下,大家选择只接受与自己观点类似的意见,而漠不关心、视而不见其余观点,眼界就只能停留在自己的观点中,不愿再参考其他意见。


05


知晓了回音室效应的缺点,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培养独自思考的能力。大部分人坚持的观点有时并不是真理,坚持从事实出发,独自思考,不被“大多数人取胜”的观点影响自己的判断。


其次,保持理智,拒绝极端。当我们深信不疑一个观点时,我们有可能陷入极端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客观的态度,听取多方意见再做判断。



同时,接受消息途径多元化。在浏览信息时,尽量多元地去接收信息,而不只偏信消息的某一种来源,应当做到兼听则明。


最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地对待各式各样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徐安."“回音室效应”视角下的中国社交平台“饭圈”文化."新媒体研究 .(2020):120-122.Print.

[2] 王云芳,焦运佳."网络空间中民族民粹主义的逻辑机理与类型比较——基于网络“回音室”效应的视角."学术界 .(2019):85-92.Print.

[3] 胡泳."新词探讨:回声室效应."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111-117.Print.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地址: 广州市石牌岗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编: 510110
电话: 020-85516867-3129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27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