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么奖励孩子才有效果?这个窍门值得借鉴!

发布日期:2021-11-1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考高分,妈妈就带你去迪士尼乐园”。


不知道多少家长朋友曾经对孩子许下过这样的承诺,仿佛迪士尼乐园才是孩子学习的终极目标。



01


小刚特别容易发脾气,每次只要他发脾气,家长都会说:“别闹啦,别哭啦,我们去吃个冰激淋,再给你买个玩具好不好?”


但越是如此,小刚发脾气的坏习惯越是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严重了。


而小敏的妈妈也有相似的困惑。她想要奖励孩子,但无论是玩具、漂亮衣服都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孩子觉得自己能不能得到奖励都无所谓,问她自己想要什么,也是回答不上来。



从心理学的角度,奖励可以强化正面行为,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平时在家庭教育中,奖励和惩罚也是家长们常用的手段。


但是,奖励和惩罚的效果却大不相同,有的时候能让孩子备受鼓舞,有的时候不仅没有起到效果,甚至会起了反面作用。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奖励”的那些事儿。


02


奖励和惩罚都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



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升化。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


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03


其实教育界对要不要奖励孩子,一直都是存在争议的。


著名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实验,召集一批被试者,让他们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题。


最开始所有人都没有奖励,后来研究者把被试者分成两组,一组每解答一道题,就可以获得1美元,另一组还是没有报酬。   


再过一段时间,研究者告诉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可以休息也可以继续解题。   


实验结果表明:得到报酬的那组人,在付费期间确实是非常努力的,但是很少有人在休息的时候还解题,这说明他们对解题的兴趣减弱了。


而始终没有获得报酬的那部分人,休息时候在解题的还是很多,说明他们自身对解题的兴趣在增加。   


心理学上把这个规律叫“德西效应”。


额外的奖励,改变了人们做这件事情的动机,从最初的在这件事情中体验乐趣,变成了为了获得奖励在付出努力。   


但是回归到教育上,奖励孩子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主要是看父母是否用对了方法。


04


根据耶鲁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艾伦(Alan E. Kazdin)的理论,通过表扬孩子从而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分出四步:


第一步,确定你想让孩子养成的习惯。

第二步,当孩子做到这个行为时,给予有效的夸奖。

第三步,明确地告诉孩子他哪里做得特别好。

第四步,亲切地抚摸孩子。

这样的四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际上,奖励除了物质,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



活动奖励,比如允许孩子做完作业后看一会儿动画书,画一幅画,周末一起去看一场喜欢的电影,一起出去郊游或踢球,都是不错的选择。


特权奖励。让孩子决定晚饭吃什么,决定周末去超市买些什么。


陪伴奖励。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给孩子睡前讲个故事,全家人一起去散散步,聊聊天,陪伴孩子做一些爱好的事情。


口头表扬。多给予积极的评价,尤其是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孩子,这是他们最想得到的奖励。


05


想要有效的奖励孩子,家长需要注意3点。


跟孩子讲清道理,商量奖励方法。制定奖惩措施之前,跟孩子把道理说透,得到孩子的充分认同,并且跟孩子协商好,让孩子有真正的内在动力去坚持。


多种形式结合,同时尽量避免物质奖励。比如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及时拥抱、夸奖孩子,真诚地表扬孩子。



把握好奖励的频率。针对孩子现阶段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制定奖励策略,并且家长要把奖励的频率控制好。


毕竟,奖励的真正作用,还是对孩子顺势利导,启发孩子从自己的行动中寻找享受感,并且能让孩子逐渐树立内在的自信与兴趣。


参考文献:

[1] 龚珊珊."教育中奖惩的正负效应及其使用艺术."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193-196.Print.

[2] 李嘉树,曹琳珠."家长怎样奖励孩子最有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76-77,80.Print.

[3] 袁宝."浅谈奖惩效应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 .(2019):156-156.Print.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你幸福吗?真正的安全感,其实需要自己去给予

疲劳、厌倦会发展成抑郁症吗?六招帮你逃出情绪沼泽

中国最内卷的健身场所,在公园

角色效应:什么样的角色,铸就了什么样的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地址: 广州市石牌岗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编: 510110
电话: 020-85516867-3129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27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