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感账户欠费了吗:不要等感情变淡,再谈存钱

发布日期:2021-01-08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人和人之间是有一个情感账户的,当你和对方吵架,说出了伤害对方的话的时候,你在对方的存款簿中的金额就在降低。


反过来,当你道歉的时候,你在这个情感账簿里面的金额会往上升,这是两个人在一起逃不掉的原则。

——蔡康永老师,奇葩说第五季


0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周一早上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突然一位八百年都说不上一句话的朋友发来微信。


疑惑地打开一看,原来是“朋友圈集齐一百个点赞就能免费换礼品,快帮我点个赞吧”。

看着信息,你感觉压根就不想理会。



为什么内心会这么抗拒呢?

是因为自己不近人情吗?还是因为小礼品太廉价,换成奢侈品就会帮忙点赞了?

都不是。

 

之所以内心不想理会,是因为这位朋友,他在你的“情感帐户”里已经没有余额,却还想取款。


这就涉及到心理学上一个叫做“心理账户”的概念。


02


实际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账本,账本上有三个不同的账户:物质账户、情感账户和精神账户。


人们会根据对象被放入的账户类型,在心中赋予它不同的价值。


存款:让对方开心,感觉被欣赏、被肯定,或是做了一些让对方高兴的事。

提款:让对方哭、受挫折、受痛苦,觉得被误解、被批评、被伤害。

存款丰厚:很多小问题可以被原谅。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债台高筑:如果银行里已经赤字连篇、债台高筑,任何一点小事,都可以变成大事。



比如说,柴米油盐属于物质账户,玫瑰花和钻戒属于情感账户,买书听音乐会属于精神账户......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提出的概念,意思是说人们会把财产分类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面。


比如娱乐账户,生活账户,情感账户,学习账户,并且对不同的账户,投入的钱是不一样的。


而其中细分出来的“情感账户”就能很好的解释上面提出的问题。


03


有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情感世界就像一家银行,而每一个与之有关系的人,都在这个人心中有一个"情感账户"。


如果你对对方好,就是往他的“情感账户”中存钱;你对他有所亏欠,就是在他的“情感账户”中取钱,甚至是透支。


而当有一天,你再也无法从对方的情感账户取出钱的时候,就是你们感情和关系走到尽头的时候了。



从心理层面上讲,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但是个体的力量又是微弱有限的。

因此,人类从早期的打猎和农耕时代,就逐渐学会了合作和分工。


从长远来看,合作让微弱和有限的个体力量,整合成了强大的力量。


人类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渴望有归属感,归属于亲情、爱情、友情之中,彼此寻求着精神的寄托,并且付诸于情感。


同时也把情感贮存起来,来聊以慰藉未来未知的不安。


04


两百年前,一位美国老太太的祖先,在瑞士银行存了一百美元。


两百年后,这位老太太去瑞士银行的美国分行取款,瑞士总行行长亲自飞到美国,给老太太兑现了五十万美元,并奖励了她一百万美元。

行长对老太太说:“钱存在我们银行,只要地球在,你的钱就在。”


故事告诉我们:随手存款,最后必将增值。


情感账户,是对于人际关系中相互信任的一种比喻。


我们将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作用,比喻为银行中的存款与取款。

存款可以建立关系,修复关系。

而持续地取款则使得人们的关系变得疏远。



同时,在管理经营中也有情感账户理论。

如果给客户一个超预期的服务或是体验,就相当于往他的情感账户里存钱,反之,欺骗客户就相当于取钱。


进一步理解,如果你往客户的情感账户里存的钱达到了一定数量,客户还会愿意帮你传播,甚至介绍更多的客户。


而如果你给他的情感账户为负数,客户就可能不会再缴费了,还可能出去贬低你的业务水平和质量。


05


那么应该怎样对情感账户进行“充值”呢?


如果你是公司管理者,可以试着给员工写一张感谢卡,在每次项目交付之后,感谢每一位对自己对公司提供过帮助的客户和员工。


如果你犯错了,可以在犯错之后,勇敢去承认错误。



如果你看到同事心情不好,可以陪他在茶水间喝杯咖啡,给他一些建议。


信守承诺。守信是一大笔收入,背信弃义则是巨大的支出。信任是重要的,但又十分脆弱。一旦失信于他人,就很难再次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


因此,不要轻易许诺,但一旦做出承诺,就要言必行,行必果。



如果你是婚姻情侣关系中的一方,可以注意对对方进行积极主动地回应。

有很多时候,伴侣不经意间的请求和问题,往往都不太被重视,敷衍和随意地应付过去了。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像这样看似不重要的情况,是关系双方之间最好的“充值”时机。

积极的主动的回应,会让沟通会越加和谐,感情更稳定。


学会认可与赞赏他人。表达的时候,态度要真诚真挚,眼睛看着对方,并仔细描述认可与赞赏的原因和细节,让对方感受到赞美的真心。


参考文献:

[1] 肖涵文."基于“情感账户”的微信代购运营策略分析."新闻传播 .(2015):18+20.Print.

[2] 李四兰 陈涛."基于情感账户视角的当代大学生享乐性消费心理机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324.Print.

[3] 孙丹,李冉."将情感账户理论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基于柔性管理的视角."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0):98-99.Print.

[4] 薛春梅."“情感账户”理论对患者满意度影响的研究."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Print.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我知道你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地址: 广州市石牌岗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编: 510110
电话: 020-85516867-3129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27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