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拥有美,而不破坏美?

发布日期:2022-04-0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之前,你可能要先成为一个更“坏”的人,因为那更真实。同样在保持长久的亲密之间,你可能要先学会独立和分离。

——哈佛公开心理课《幸福课》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在保持舒服的距离感中,还要注意很重要的一点,学会拒绝。



01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一个情节,就凸显了拒绝别人的重要性。


主人公刘梅一家搬来了一个比较“烦人”的邻居,什么东西都向她家接,并且有借无还。刘梅一家人心里都有意见,但碍于人情世故又不好意思拒绝敢怒不敢言。



直到有一次,那位邻居看上女儿小雪喜欢的杂志,就问小雪能不能借来看看,口头上是借,但大家都明白,一旦拿出去,就再难取回来。小雪立马回绝说,“不,对不起阿姨,这本杂志我不能借给您。”


当刘梅夫妻很惊讶小雪是怎么可以那么痛快地把“不”说出口时,小雪答道:“说‘不’本来就不需要理由,我有权力拒绝别人。”


02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写过一本书叫《去19号房间》。


书中的主角是一位妻子,过着看似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人人称羡。


有一天,她和丈夫提出想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间,丈夫答应了。但好景不长,这个原来属于妻子的小房间,慢慢被孩子、亲人所侵占.......



后来,妻子只好瞒着丈夫在附近的酒店里又找了一个房间,即使简陋破旧,但她却觉得每天只要有几个小时能呆在这个19号房间里,就算什么也不干,都是一种幸福。


这故事里面隐藏了一个心理效应,叫做“刺猬法则”。


03


所谓“刺猬法则”是说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作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开了。



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的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的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


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04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法则的人。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


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


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


这一规定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他看来,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这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



二是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


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距离,而惟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就可以杜绝年长日久的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戴高乐的做法是令人深思和敬佩的。没有距离感,领导决策过分依赖秘书或某几个人,容易使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这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利,最后拉领导干部下水,后果是很危险的。两相比较,还是保持一定距离好。


05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开门的大阅览室中,当里面仅有一位读者的时候,心理学家便进去坐在他(她)身旁,来测试他们的反应。


因为被测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所以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远离到别的地方坐下,还有人非常干脆明确地说:“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一共进行了整整80个人,结果都相同: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任何一个被测试者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


由此可见,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人人都需要在自己身边有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触犯时,人便会觉得不舒服。


学会拒绝,学会保持距离。毕竟,任何人都免不了社交,但也要保持自己的尺度。不高估人性,也不委屈自己。


参考文献:

[1] 李文俊,王旭东."论刺猬法则在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相处中的应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91-92.Print.

[2] 文燕."从南风法则与刺猬法则看大学师生关系."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110-112.Print.

[3] 刘志海."刺猬法则: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中国建材 .(2008):108.Print.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地址: 广州市石牌岗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编: 510110
电话: 020-85516867-3129

Copyright © 2025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27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