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疫情更可怕的,是疫情心态

发布日期:2022-04-2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勇敢的面对阳光,阴影自然都在身后。



01


2022年的此时此刻,全国各地疫情呈多点爆发,无论你身在何地,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或多或少会受疫情影响,甚至身心俱疲。


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来自媒体的大量信息、在家隔离、远程办公、延迟开学等等,对随之而来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怎么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呢?



今天我们要聊聊的事,比疫情更可怕的,是疫情心态。


02


当焦虑、恐惧、易怒、沮丧这些情绪在现实中无处宣泄,被一次次丢在网上,酝酿出恶意,再被生活中的我们二次接收,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因为,在重大灾难和挑战下,整个社会必然会生出更多、更复杂的情绪,但我们要任由这类情绪主宰吗?而在疫情发生时间,这类似的事件、负能量是无法摆脱吗?



疫情心态,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一种长期焦虑后的逃跑状态。把所有的不努力、不成功都归咎于疫情,长期以往就会产生焦虑,焦虑久了你的交感神经绷不住了,就会产生逃跑行为。   


03


在疫情之下,我们会面临包括慢性压力,孤独,抑郁,恐惧等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是缓慢的。在国内,心理上的问题往往被忽视,但毫无疑问,很多时候,我们心理状态的变化,已经显著地影响到生活。


心理学家发现,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比以前翻了两番。


慢性压力:当我们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时,我们的身体会通过激素改变来作出应对,这些激素在长时间激活时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持续的压力感,最终会导致大脑效率降低,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睡眠困难,容易分心等。严重的会导致认知障碍和记忆的丧失。



孤独:这种人际距离的增加,毫无疑问让很多人变得越发的孤独,特别是对于独居的人和老年人,这种孤独往往会演化成更为严重的抑郁。


恐惧和焦虑:害怕生病或感染是可以理解的,这会引发长期的不安和混乱,更多人是感到焦虑。

而焦虑的源头很复杂。一方面,有担心感染的因素,另一方面,可能是生活不便带来的烦躁不安。


04


越是在疫情期间,我们越需要快乐、感恩、爱、宁静等积极情绪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培养积极的情绪。


根据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的扩展和建构理论,积极情绪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注意力、免疫力、创造力、心理韧性等,让我们感到更加幸福。


专家建议三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积极情绪。

 

做三件好事的练习。每天晚上花点时间想一想,记录下今天发生的三件好事,过程中重点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写下好事的时候,我们心里会感觉暖暖的,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快乐、感恩等积极情绪。



做感恩练习。想想哪些人对自己有着很大的启发和影响?写一封感恩信,记下自己感谢他/她所做的具体事情,并且花点时间,面对面地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念给你所感恩的人听。


这个练习不仅能培养你的感恩之心,还能让参与的双方感觉都很好,增进人际关系。


每天给自己留一些放松的空间和时间。在周围环境中做些简单的布置,比如增加一些香气、贴几张温馨的照片等。


还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听音乐、追剧、读书、写日记,或进行有氧运动、冥想练习等。通过这些看似平常的小细节,就能让我们的情绪得到很好的改变。


05


针对隔离在家的群众,心理专家提出以下小建议。


对自身出现的变化应当有正确的认知:出现情绪反应、认知改变和行为模式的改变是正常的事情,无需太过于介怀。规律饮食和睡眠,并给每一天的生活做好计划。


如果有家人在身边,多与家人一起做家务,进行有趣和正能量的沟通聊天。如果是独居人群,建议跟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如打电话、微信聊天,能够缓解独居的焦虑和空虚。


每天只花适当的时间研究和了解疫情,建议不超过一个小时。



适当进行自己的兴趣活动,如看书、听音乐、写字、下棋、绘画、栽花、打游戏等。如果确实感到心情烦躁,建议在室内进行一些运动,如跳绳、打太极。又或是利用深呼吸、肌肉放松、冥想放松和音乐放松等方式进行调节。


感到特别难受、无法排解的时候,建议拨打心理热线电话或寻求在线心理咨询。



参考资料:

[1] 刘少杰."疫情心态网络化的信息偏好与传递效应."学术界 .(2020):50-54.Print.

[2] 方鹏,史康,朱霞,黄鹏,苗丹民,崔迪,刘旭峰,武圣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民众心态特点分析."传染病信息 .(2020):30-35.Print.

[3] 黄楚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疫情中的公众心态与网络舆论."人民论坛 .(2020):36-38.Print.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地址: 广州市石牌岗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编: 510110
电话: 020-85516867-3129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27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