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梦中感觉自己突然坠落,梦到自己被追赶...这预示着什么事情要发生吗?

发布日期:2020-06-0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有统计显示,人们每晚会花约2-3小时的时间,做有故事情节的梦境。一位75岁的老人,一生中花在做梦上的时间大概是6-7年。莫扎特自称他的音乐作品,灵感很多都来自于梦境……


01


其实,每个人都会做梦。有时候梦到自己突然坠落到黑漆漆的洞中,或是飞翔在空中,又或是梦到自己在一望无际的海里漂浮。

有时候又会梦到了已经去世的亲人好友,去到了不曾去过的地方

甚至有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做着同一个梦。


这些梦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是在预示着未来吗?

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心理暗示?



02


有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在白天里所能觉察的自身内心活动仅有5%,而其余的95%,都是隐藏在“水下”的潜意识,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主宰着一个人的人格、个性和心理活动。


关于梦境与心理学的分析,最著名的应该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释梦观点,他于1899年发表了他的德文专著《梦的解析》,成为对睡眠与梦,进行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基础研究的权威开端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瞬时的心理现象,并且特别强调潜意识的存在。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被看作是强烈的、无意识的、被压抑的愿望表达。尤其是如果自己的某些愿望是不被现实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就会在梦境以伪装的形式出现。


弗洛伊德曾说,“梦是退行至婴儿期的幻想的满足”。梦是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原始信号,它蕴含着被我们平时忽视的东西。


03


哲学家莱布尼兹也说过:“脑也像其他内脏和五官一样,能进行自主的活动,一些观念或想法就是脑自发生理活动和思维过程共同产生的。”


生理学理论来看,代表人物霍布森和麦卡利提出了激活-整合模型,认为梦境源于随机信号,也就是说,从脑干发出的神经信号刺激脑的皮层区域,由此激活机体过去经验经历的记忆和联系。



认知学理论来看,代表人物福克斯认为,梦是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从而转化为符号化的、可意识到的东西,将新旧记忆联系起来。


对此,有相关研究表明,对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通常在此睡眠阶段,人们会做梦)的剥夺,会导致对事件记忆力的下降,尤其是具有特别情感色彩的事件。


04


在人的一生中,有大约1/3的时间都在睡觉中度过,有1/5的时间在做梦。有多少人曾经正视过自己的梦境呢?

心理学认为,梦,实际上就是我们与潜意识沟通的,最直接的方式。


俄罗斯列宁格勒神经外科研究所的Vasily Kasatkin,花费28年收集研究8000多个梦境。经过分析得出结论,他认为睡眠中的大脑能预知正在处于早期甚至更早期的某种疾病

而这样的疾病,通常要在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后才能表现出来。


在他的《梦的理论》一书中写到,在严重疾病发生前的几个月,有在梦中预先发出警告的。通过研究人们发病前的梦境内容,来做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挽救病人。




而Robert Smith分别用回溯和预测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男性梦到死亡的次数越多,女性梦到分离的次数越多,患者的病情就会越严重。


另外,有针对退伍军人进行的研究发现,梦境还会随着治疗的进程发生改变。

一开始会梦见被人攻击或杀害敌军;

当治疗有进展时,梦境内容会变成和战场或生命相关的表现;

如果呈现问题得到解决,则代表战争带来的影响被化解。


05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作曲家塔尔蒂尼曾经梦见,在海滩上有个瓶子,里面有个魔鬼恳求放他出来,塔尔蒂尼同意了,条件是魔鬼帮自己完成一首没写完的曲子。魔鬼出来后,就拿起小提琴,演奏了起来。

当塔尔蒂尼醒来后,立刻凭着记忆将曲子写下来,创作了《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经典科幻巨作《盗梦空间》导演诺兰,就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提到过,这部影片最直接的灵感,就来源于他的梦境。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梦境对自己的发明帮助很大。相对论最初的灵感,也来源于在小的时候,做过的“星星梦”。



M. E. Maillet调查了80多位数学家,其中4位表示曾经在梦中解决数学问题,8人表示在梦中得到过解题的线索,15人说在醒来时虽然不记得梦的内容,但是对数学题得到完全或部分的答案。

另外22人不记得在梦中解题,但表示直觉对解答数学题的重要性。


06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梦境形成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它由多种因素造成,同时还不能通过特别明确的结论去解析所有。


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人的意识,就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个角,潜意识就是水面之下的部分。

人潜在意识之中的内容,虽然无法通过意识得到,但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显示出来,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梦境。



参考文献:

[1]《心理学与生活》津巴多(第19版)

[2]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3] 马莹.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过程中的认知特征[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10):92-94.

[4] 王虓, 肖泽萍. 对梦的精神病学研究[J]. 上海精神医学, 2005, 017(002):109-111.

[5] 沈政, 林庶芝. 生理心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6] 廖瑜, 赵继学. 在现实与梦境中徘徊——浅析马克·夏加尔绘画的心理动机[J]. 美术大观, 2007, 000(008):26-27.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我知道你在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地址: 广州市石牌岗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邮编: 510110
电话: 020-85516867-3129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71272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