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冈田尊司《依恋障碍》
依恋行为有各种模式,有人像幼儿一样,希望呆在依恋对象身边,进行实际的肢体接触等,也有人借由回想依恋对象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从精神层面来达成依恋的目的。
有人在面对压力与威胁时,会诱发出过度的依恋行为,这类情况是依恋行为系统受到过度刺激,只要稍微离开依恋对象。甚至只是感觉依恋对象可能远离,就会感到强烈不安,为了将依恋对象留在自己身边而大吵大闹。
小孩子黏人哭闹,说起来其实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健健今年4岁了,从小到大一直在奶奶家,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直到3岁之后才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听爷爷奶奶说起来,健健平时是很乖巧的孩子。
但想不明白的是,孩子回到爸妈身边之后,性格就变得暴躁易哭,说要提什么样的要求,就得马上满足,不然就一直哭闹不止,也黏人得很,有时候妈妈想趁他在玩耍去办点事,但健健就像长了第三只眼睛,一味喊着:“妈妈不要走,留下来陪我。” 晚上睡觉时,更是离不开妈妈,换谁都不行。
什么是依恋行为?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人,是英国的心理学工作者John Bowlby,当时的依恋理论,是用来理解孩子和父母的关系。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这种心理机制会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研究表明,有伴侣和(或)亲密朋友的人比孤独的人寿命更长。我们遇到危险时,都倾向于寻找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的联结。
Bowlby认为,不能将健康的和病理性心理发展的源头,完全归因于儿童的幻想(婴儿刚出生时,就拥有的一种潜意识本我本能的精神象征积极的幻想)。
实际上,成长过程的体验对个体心理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早期,最重要的人(如父母亲)对待孩子的方式。
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也是高低不同的。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他的成长路上,能不能得到满足于需求的关爱和精心的呵护。
如果在婴儿时期,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依恋关系,或者家长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很可能会严重影响他的人际交往能力,甚至会出现没有安全感和自卑心理。
0~2岁,这一阶段是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而孩子哭闹,就是一种依恋行为的表现,孩子在黏人哭闹的时候,家长就要多多重视,为日后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全打下良好的基础。
著名日本心理学家冈田尊司在《依恋障碍》一书中反复强调:依恋形式会对我们造成长达一生的影响,堪称“第二基因”。
依恋形式从根源上影响着每个人,不只是人际关系,更包括情感、认知与行动等,范围之广,堪称塑造人格的重要基础。此外,他还在书中列出了存在依恋问题的人的典型表现。
抗压能力低。如果是与双亲的依恋关系不稳定,很可能带有潜藏的依恋障碍风险,比方说遇到较大压力时,不稳定的性格会相对更容易出现。
无法与特定对象建立依恋,也很难拿捏与别人的距离,不是离得太近,就是太远。
受到伤害时,容易钻牛角尖。不是过度解读对方的意图,就是容易卷入别人的情绪中,甚至不能自拔。
依恋是安全感的基础,当基础出现障碍时,人就容易产生自我怀疑。难以认同自我的存在和价值,产生自我怀疑。
面对孩子哭闹黏人,家长应该怎么做?
稳住双方情绪
当孩子哭闹停不下来的时候,首先需要家长自己稳住情绪,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心烦气躁,而对着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暴力相向。
同时尝试让孩子的情绪也慢慢平静下来,为良好的沟通做好准备。
多陪伴,多交流,多互动
拒绝家长式“冷暴力”和“冷处理”,否则孩子会产生不被重视不被关爱的感觉,容易变得自卑。
建议家长陪伴在孩子身边,在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尝试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情绪爆发
幼儿教育专家李群锋在《儿童情绪心理学》一书中说:儿童的情绪和大人的不一样。孩子的情绪表达往往直接,且是通过行为来表达的。
充当孩子的“情绪管理师”,陪孩子一起打打球,看场电影,听听孩子喜欢的音乐,和孩子一起找找适合他的宣泄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群锋.儿童情绪心理学
[2]冈田尊司.依恋障碍
[3]胡平,关瑜.依恋行为与情绪反应和社会归因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04):48-52.
[4]李佳洁.安全感心理机制述评[J].教育观察,2017(24):16-17
[5]史文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其缓解[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67-69.
[6] 郑晓旭.依恋理论对失依儿童不安全依恋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吉林大学,2016.
[7] 董开莎,井军弟.青少年依恋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2期):90-90.